越南目前森林面積為147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42%,產值增長率保持在4.6%;森林環境服務收入達近11萬億越盾(約合4.7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越南首次出售1000萬個碳信用額,為林業帶來逾5000萬美元的收入,成為世界上碳信用銷售能力最高的60個國家之一
路透社2月29日消息,環境研究機構Kayrros報告顯示,去年美國公用事業規模太陽能項目新增裝機容量15 GW,較上年增長60%,創歷史新高。報告顯示。去年中大陸獨立系統運營商(MISO)的業務遍及中西部,同比增長224%,東海岸的PJM Interconnection增長超過150%。
國際能源署(IEA)2月29表示,2023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4.1億噸,達到374億噸,創下歷史新高。IEA表示,碳排放增長的部分原因是極端干旱導致部分國家的水力發電能力下降,進而轉向使用化石燃料。但如果沒有清潔能源技術,過去五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長將是現在的三倍。
根據《重慶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渝府發〔2023〕6號)、《重慶市碳排放配額管理細則》(渝環規〔2023〕3號)有關規定,結合《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室關于做好重慶碳市場2021和2022年度配額分配及清繳相關工作的通知》
碳排放是導致全球氣溫升高的主因,而氣溫深高帶來的一系列環境問題已經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了威脅。為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保護我們的家園,實現可持續長期發展,需要實現碳中和。實現能源獨立:中國的資源具有多煤、少油、缺氣的特點,2020 年中國對原油和
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統一技術規范、統一注冊登記和交易場所,建立了由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牽頭,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按職責開展監督檢查,其他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廣泛參與的管理體系,以項目業主和第三方審定
一是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作為全國碳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互補銜接、互聯互通,可以實現全國碳市場對減排主體的全覆蓋,這不僅是促進降碳減污的重要政策創新,也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
天津碳市場按年度組織開展碳排放報告、核查與碳排放權交易。企業通過碳市場出售富余的碳配額或購買缺口配額完成交易履約,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增值。我市在2023年碳排放管理工作中,創新開展綠電碳排放核減,為企業帶來減碳收益,增強綠色低碳發展內生動力
新增企業納入門檻,工業企業和交通1(航空運輸企業)為年能耗量1萬噸標煤以上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萬噸以上;交通2(水上運輸企業)為年能耗量5萬噸標煤以上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10萬噸以上;數據中心企業為單體數據中心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萬噸以上
甲方在協議簽訂生效之日起3個月之內,負責及時提供符合申報林業碳匯項目的有效資料。(林權認定以林權證或不動產登記證為準;無林權證的,以能證明林權的合法資料為準;有權屬糾紛或其他爭議的不予列入;已同其他公司或個人簽訂林業碳匯開發協議的不予列入)
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應對氣候變化標準體系,為企業碳排放管理提供參考,客觀評價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管理體系建設效果,山西省生態環境廳結合我省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管理實際
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碳排放權交易是通過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助力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制定專門行政法規,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